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精神

 · 公司优势

 · 机房介绍

 · 联系方式

 客户服务

 · 建站流程
 · 优化流程
 · 售前售后

 · 服务保障

联系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宴北路80号
建站咨询:13919134237

技术咨询:13893129673

 

首页 >> 正文内容

 
运营修行全攻略:7大核心竞争力及提升法则(经典重磅)

编辑:技术员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7/8/31    浏览:2571

  分别是:运营本质认知力、运营战略及管理、用户视角思考力、业务渗透及建模能力、内容表达能力、策略创新能力、流量资源

  任何想要在职场上取得体面收入的人,都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所从事的工作能让自己身价持续增值么?

  这个问法虽然目的露骨,但却有点含糊,准确的问法应当是:

  我从事工作的内容、方式能随着时间的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么?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能”,那赶紧调整下工作模式吧(如客观条件不允许,那赶紧换个环境)。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知道”……那建议认真看下本文,说它攸关身家也不为过。

  是的,一个行业无论多么财大气粗,但其中最大的那几块蛋糕永远只属于在行业中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那少数人,剩下的残羹冷炙才留给其余多数“普通工作者”哄抢。这是社会型物种的铁律。

  如果我们的工作只是纯粹的重复劳动,那么很遗憾,我们的道路不仅山路十八弯,前途更是雾霾浓浓,遇上大环境不好时,甚至都得把一次性口罩反复用。

  那么,对于运营岗位而言,究竟怎样的工作才能让我们自身持续增值?按照通俗的说法来说:

  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别人愿意付高价给你的能力)到底是什么?

  我们如何提升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哪些条件才可称为核心竞争力?

  我们不妨先看下这个星球上最优雅的捕食动物之一——猎豹,它们究竟是凭着哪些“核心竞争力”才得以在漫长残酷的自然界中进化过来?

  洞察力及判断力——寻找及锁定能够高概率得手的优质猎物

  潜伏——隐蔽自身接近猎物到有把握的距离

  爆发力——流水线的身躯、得以高度伸缩的四肢能产生惊人的速度追捕猎物

 

  如果我们拿着放大镜观察下猎豹的这几个核心能力,会发觉它们均符合三个条件:

  「门槛」、「成长空间」、「符合特定规则」

  首先是门槛,猎豹的核心能力是具有高度门槛的,无论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是你们家的哈士奇,哪怕是配上最顶级的驯兽师都无法习得猎豹的捕猎机能;

  其次是成长空间,猎豹需要获得独立成熟的捕猎机能,也是需要多年的逐步磨炼实践才能习得,如果一项技能缺乏成长空间,那么它是不可能具备稀缺性及不可替代性;

  最后是符合特定规则,猎豹的生存机能注定了它只匹配非洲大草原这种广阔平坦的区域,一旦换成森林、沙漠、冰原等区域,猎豹的核心技能可说全部被禁用。

  有意思的是,我们从大自然物种进化中获得的核心竞争力启示完全能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职场中。

  无论是任何行业任何岗位,能称得上核心竞争力(说白了就是值钱)的技能,其充分必要条件就是「门槛」、「成长空间」、「适应行业规则(大幅度提升绩效)」。

  就拿“律师”这岗位来说吧,如果我说“忽悠”是律师的核心力之一,你同意么?

  如果你觉得是,那那些装神弄鬼搞传销的群体各个都可以去应聘律师了。没错,律师是需要说服他人,但人家需要的是有凭有据的“理性说服力”,这是需要一定「门槛」的(大量的知识积累及逻辑思辨),而传销佬们也就只能忽悠一些“不懂思考”的可怜群体,门槛就低多了。

  其次,这个能力还需要具有极大的「成长空间」,否则一个法律系的应届生分分钟能跟律师事务所的“大状”们PK下去,这个岗位的天花板很快就到顶(供过于求),怎么会“值钱”呢?

  最后,还必须「满足行业规则」,否则大学辩论队的人各个都可以去做律师了,律师们的理性说服力还必须满足特定主权组织的司法要求。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某项职业技能要称得上运营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它必然需要满足「有门槛」、「有成长空间」、「大幅度提升运营价值」。

  为进一步方便诸位理解上述要义,李少加先分享一个前阵子与某全球百强的朋友探讨运营人员招聘的例子:

  我朋友(技术负责人)傲娇的跟我说,他们的运营人员对编程能力有较高要求。

  那么,各位,我们不妨探讨下“编程能力”作为运营核心竞争力到底科不科学?

  首先,它符合门槛、成长空间等条件,但它到底能否「大幅度提升运营价值」呢?

  我们不妨还是拿前面谈的“猎豹”作为例子,对猎豹而言,如狮子般强悍的肌肉是不是核心竞争力?

  表面看,当然是了,有了力量的加成,猎豹就能捕猎更大型的猎物了……但仔细一想,其实经不起推敲。发达肌肉(体重及能耗大量增加)必然是以降低速度为代价,这就有点舍本求末了(一只跑不快又缺乏狮子群体捕猎能力的猎豹是无法存活的)。

  同理,「编程能力」(比如爬虫技术)并非运营的核心技能,它对运营当然有帮助,正如狮子的力量之于猎豹捕猎,但如果一名运营人花大量时间提升技术能力,必然意味着其他更重要的运营核心能力的缺失……从生物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在单独个体身上同时习得相反的能力是低效的神经构建形式,这种资源配置方法极度不科学,合理的方式是将技术需要“外包”给专职技术人员。

  所以我这位技术型朋友把技术价值观强植于运营之上,是极为偏颇且危险的。

  类似道理,一些人鼓吹的「高级数据分析」、「全栈运营」等概念对运营人的个人修行而言都是本末倒置的(最终的结果只会各方面平庸,大忌)

  事实上,哪怕是下述运营的7大核心竞争力,对于同一个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能力都提升到极致,你只能结合自身的能力性格倾向,择其几样而提升。

  下面,李少加将基于上述「门槛」、「成长空间」、「大幅度提升运营价值」等三个充分必要条件的要求,独创提出运营的7大核心竞争力,这些均具有稀缺性、不可取代、对运营高价值等特点。它们分别是:

  运营本质认知力

  运营战略及管理

  用户视角思考力

  业务渗透及建模能力

  内容表达能力

  策略创新能力

  流量资源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核心竞争力具体是什么,以及各自的修行建议。这对于指导一名运营人如何科学的职业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认知。

  下面分别简单阐述一下:

  一、运营本质认知力

  这项能力看似有点“虚”,也离运营一线实践隔着点什么。但毫不夸张的说,这项核心竞争力却是决定了一个运营人最终职业“天花板高度”的能力。

  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个谈。

  所谓“本质认知力”到底是什么?在李少加看来,是彻悟某行业之后所产生的深度洞察力,通俗的说法是“选择战场”的能力。

  就好比一个专家级猎人,他不再醉心于捕猎技术,而是通过生态透露的信息判断,哪些猎物今年必须禁止狩猎(保持生态平衡),哪些猎物有捕猎的价值(最佳战场),哪些没有(投入产出比低),哪些有价值但搞不定。

  运营类同,对于具备高度运营本质认知力的人,他如果选择一份运营工作,不会再拘泥于工资、福利,而是更关注:

  评估一个项目能否运营成,能运营至多大规模,自己的运营能力在其中能发挥多大的价值?在一个产业链中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万万不可造次……

  举个例子,之前有个做前沿少儿教育项目的创始人找我咨询运营战略的问题,我就只提了一个问题就让他茅塞顿开:

  我问他:

  “有权威的科研理论支持你们的应用能显著提升孩童的思维技能么?”

  他们项目最终用户是孩子,所以之前的聚焦点一直在孩子身上,但最终的付费决策人却是家长,导致项目一直不温不火。

  我问题的答案不仅让他们重新扭转了后续战略方向(关注用户向关注决策人转变),更大的价值还在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市场潜在容量。

  谈到此处,相信大家对「运营本质认知力」有个感性的认识了,它是指:

  「从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宏观视角,在项目的无数细枝末节中锁定“命穴”之所在,然后准确评估自身资源,针对性调动资源突破或全身而退。」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头皮发麻?没关系,这个能力本身就是7大核心竞争力中门槛最高的,抛开来讨论更多的是让朋友在运营实践中除了埋头苦干之外别忘了有时跳出自身视角看看天空。

  「运营本质认知力」修行建议:

  这个核心竞争力之所以门槛分在所有中是最高的(最需要时间的),因为它的必备基础就是:

  “从0到1”操盘过2个以上不同类型的互联网项目运营。

  然而这仅仅是必要条件,否则任何“连续创业者”岂非都是大拿了?没那么简单。

  持续构建运营(知识能力)表征地图:

  这并非像学生时代一般仅仅“记忆”某些学科的知识树、理念、要点等。

  打个比方,它就像一个“精密的运营智能决策系统”,只要你输入“外部运营环境及期望”,它就能恰当的输出“尽可能好的运营成果”(至于有多好主要就看运营表征地图的完善程度)

  比如,李少加个人的运营表征地图的高层框架简图大概是:

 

  注:图中每个二级都还可以扩散至三、四级内容,此为示例不展示

  而这个表征地图都是我们在一点一滴的工作实践中,大至运营战略小到运营策略,通过“开放-内省-螺旋式更新-应用表征地图”堆砌起来的。

  其中「开放」很难做到。

  什么是开放心态?比如你坚信你崇拜的人或者你过往学到的某些东西是“真理”,但凡有人观点不同,就全盘否认,那么这就是典型的封闭式心态。反之,如果你有勇气持续质疑自己曾学到的最牢不可破的观点,那么就属于开放心态。

  有了开放、内省的基础,最后的就是要持续在运营实践中强制思考“你能想到的最好的运营观”,投入应用后再行总结、迭代(思维内部)。

  二、运营战略及管理

  严格来说,运营战略思维力与上述「运营本质认知力」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对于一个运营负责人,如果缺乏“运营本质认知力”,那么其制定的战略与期望达成的运营成果之间通常会存在较大的鸿沟。

  战略的话题太大,就不在本文中详述,简单而言:

  运营战略就是系统地做出承担风险的当前决策,舍弃过去,寻找实现目标的新途径,组织落实这些决策,并基于现实反馈实时调整、努力达成目标。

  「运营战略思考力」修行建议:

  运营战略之所以门槛比第一点低,是因为战略管理思想已经是较为成熟的领域,因此我们学习战略思想的第一步是研习经典的战略类研究成果,并尽量结合运营实践进行思考。

  推荐书籍:

  《战略管理》迈克尔A.希特著

  《定位》艾·里斯、杰克·特劳特著

  必须强调的是,由于经济环境、人口结合、社会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动,基于互联网商业环境下的运营战略,业界几乎尚未存在成熟的研究成果。

  这注定了对于有志于提升战略战略思维的朋友们,务必要继承经典战略思想的前提下对互联网运营战略进行适应性改造。

  三、用户视角思考力

  毫不夸张的说,能否站在用户的视角去思考运营问题是优秀运营人的最基础素养,也是最核心的能力,没有之一。

  谈到用户视角,很多人估计会想到“换位思考”、“用户的语言说话”、“同理心”……等等,但用户视角远不止于此。

  比如,让你做一期宣传产品的策划投放地铁广告,你会怎么做?

  大部分人的反应是:提炼产品亮点,憋出精美文案、用吸引眼球的图片表达出来,最后附上产品链接……大功告成。

  但最终转化率怎样?全凭天意。

  但如果我们能从「用户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会对最终的运营指标有把握很多。

  我们从「用户视角」来看,新用户对我们产品从第一次接触到最终成为产品的习惯用户是否必然会经历:

  首次接触产品(接触情境)、认知产品的价值、(有兴趣)关注产品、首次体验产品、认可后使用产品、慢慢习惯产品,这若干个环节,对吧。

  因此,在策划文案时,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内容,而是思考用户接触文案的情境特点如何?比如,地铁上,人多、拥挤、吵闹,人们处于一种轻微焦虑的情绪。这个时候他们更容易吸引他们、他们更容易解读什么形式的内容?

  甚至再专业一点,你还需要考虑特殊情境唤醒用户的不同次级人格的问题。

  因此,你要首先考虑接触情境。

  其次,你就要考虑文案与你潜在用户的「认知」问题,也就会你文案的内容必须是潜在目标用户阅读起来非常轻松的,比如针对大众群体,就尽量少用漂亮的英文或者专业化词汇;

  此后,还要考虑产品的使用门槛的问题,比如使用门槛高,那么就该为用户提供一个低门槛的关注渠道(比如先关注公众号,而不是要他们马上下载APP)……

  「用户视角思考力」修行建议:

  1.理论知识层面,我(厚脸皮)推荐拙作《进化式运营》中独创提出的“基于用户视角的用户养成运营框架”理念(近半年业界冒出很多山寨版,请认准驰名商标)。

  2.然而光具备理论知识是远远不足的,我们自出生起对世界的构建都是基于自我视角构建的,本能的就会采取自我视角看待世界。

  那么,如何在实践中提升用户视角思考力呢?

  强制练习,养成习惯,此外再无诀窍。

  就好比我写本文时,写着写着就会站在自我视角,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自我打断-用户视角检视”,然后尽量把一些复杂的内容做一些形象类比,让读者读起来更简易(比如本文反复比喻的猎豹、生态平衡等)所幸的是,一旦养成习惯之后,无论你实施任何运营策略,都会本能思考“用户解读起来如何?”,这就是已经“构建了知识表征地图”了。

  目前谈的前三点都属于“内隐”层面的能力,类似于“内功”,很重要,但却看得见摸不着,下面将介绍直接用于运营实践的4个核心竞争能力。

  四、业务认知及建模

  运营业界招聘时,无论是是初级、高级还是首席运营官,最看重的表层能力无疑是——对行业业务的认知深度。

  对业务的理解,它对运营的重要程度,恰似猎豹对于大草原环境的熟悉程度:四季的猎物分布、各种猎物捕猎成功的关键点、草原环境奔跑的注意事项、水源及休憩处等等……

  显然,就像猎豹知道什么季节什么时候适合捕捉什么猎物类似,运营人对业务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一切运营策略(战术)该如何选取。

  以“知识社区类产品”的运营为例,在内容运营中,如果你对主流用户的付费动机不了解,那么,在选择内容主题时,你可能完全被业界“热文”、“大众化主题”牵着鼻子走,最终导致全面平庸化、用户活跃率低下、对用户影响力极弱。

  然而,如果你明晰你们产品主流用户的核心需求是“满足知识焦虑”的群体,那么你就清楚内容选题一定要充分体现“短期反馈”,内容选题侧重技巧类文章,具有“看得见”的成效(比如排版美好、PPT制作、工具引荐),语言风格逗逼、感性。

  反之,如果你明晰主流用户的核心需求是“根本上提升能力”,那你就明白自己的选题一定是“高精深”,重视逻辑、理论严谨、启发读者产生全新的思考及洞见。

  而这两类用户群体的生命周期、潜在用户引流渠道、阅读场景、分享动机、付费决策重点也是完全不同。

  无论你是设计用户成长体系、维系VIP用户、课程推荐,还是策略活动、商务合作引流、投放文案广告,你的运营成效完全是基于对上述业务认知的程度。

  业务认知是实施任何运营策略的基础。

  但是,近年来运营业界有点向“重技术”的方向靠拢的趋势,那么,许多朋友可能会问:数据分析能力是否应该归属到核心能力之一?

  我的答案非常坚定:不归入。

  理由很简单,前面说了,一个人一旦将精力投入到技术、数据应用方面了,他对业务认知、行业格局观、策略创新、用户行为、内容表达的敏感度必然急剧下降,「全面而平庸」的个体是最容易被社会淘汰的。(如果你实在对技术兴趣更为浓厚建议直接转行全职数据分析、研发等岗位)

  虽然我不主张运营人深入掌握各种高精深数据分析技术(比如数据挖掘、爬虫、BI、数据分析编程等),然而「业务建模」能力却是运营人应提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与业务认知关联紧密,所以本文将这两个能力合并一起)

  什么是业务建模呢?

  很简单,我们前面提到的基于业务认知的各种策略,在实施过程中,你得知道它究竟是好是坏是否有效对吧,那么怎么知道呢?就是基于业务认知将锁定相应的验证关键指标,确定相关参数,至于后续的数据埋点、获取,就“外包”给技术同事吧。

  举个例子,接着前面讲的知识社区产品,如果你的主流用户是“满足知识焦虑”,那么你在内容运营时,进行业务建模需要锁定的关键指标可以是:

  “新增及流失用户比率”(这类用户生命周期短)

  “某时间段阅读率”(与泛娱乐产品争夺用户注意力)

  “广告类型及用户流失相关性”(这类用户群的盈利核心是广告)

  反之,如果你的主流用户是“追求实质成长”的群体,那么你进行业务建模时需要锁定的指标则是:

  “某主题的阅读完整率”

  “课程的付费率及复购率”

  “知识互动参与率”

  那么,具体这些指标由哪些数据支持,应该哪里获取这些数据,这也是基于你对业务的认知程度来判断的,所谓建模,就是这个意思。你得把你的业务数据需求准确构建,然后反馈给后端支持你们的技术部门。

  「业务认知及建模」修行建议:

  虽说不同行业的业务从表象看完全不同,比如面向企业市场的2B业务、面向2C的独立电商平台、在线教育、旅游出行、运动健身……

  但无论这些业务的外在如何千变万化,其内在的业务核心模块依然是一致的,而我们无论在哪一个行业从事运营工作,都可以从下述的核心业务模块入手,有目的性的积累业务认知,从而针对性构建体系化的业务知识:

  典型用户的生命周期:即一个主流用户大概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开始会使用产品,对产品的认知门槛高不高,通常使用多久就会厌腻消亡?

  用户决策模式:即用户在付费(或分享产品)时触发他这些行为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比如是产品逼格、产品的稀缺性还是性价比、服务等等。此外,有些用户与付费客户脱离的群体决策尤其复杂(比如2B产品)。

  产品应用场景:用户在哪些典型场景中使用产品,在使用产品的任意一个环节中最在乎什么?是为了便捷,还是为了逼格,或者是为了安全?

  竞品识别:人们大都按照产品类型来定义竞品,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竞品应当按满足用户的需求类别来定义。比如碎片化小游戏产品,其竞品并非“其他游戏”,更多的是短视频、泛娱乐消息流产品、快餐内容等等用于碎片化消遣的应用。

  业务未来发展倾向:对所在行业业务的发展趋势的敏感洞察力,对于运营人而言可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快人一步。无论是亚马逊、Facebook,Airbnb,Uber……这些公司的发家史都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无论你准备从事任何行业(的互联网业务),你都可以通过大量搜索、请教业内人士、自己的亲身体验实践来逐步积累、结构化的构建上述业务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务建模能力提升方面,虽然我们无需掌握复杂的数据技术问题,但却务必要掌握建模的核心思想,典型如:

  批判性思辨能力,推荐书籍:

  《学会提问》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著

  决策及概率论思想,推荐书籍: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雷德·海斯蒂、罗宾·道斯著

  这些思想都关系着你业务模型的靠谱程度。

  五、内容表达能力

  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运营岗位最直接的工作价值就是——提升用户与产品的联结强度(用户与产品关系越密切,产品的商业价值越大)。

  这意味着,对于直接与一线用户打交道的运营人,无论你打交道的方式是:

  文字内容(文章推送、内容运营)、线上沟通、线下沟通(活动或VIP用户维系)、还是广告、品牌宣传(渠道沟通)、图文、短视频、直播等等。

  这一切统称为“泛内容沟通”,而沟通成效则会直接影响运营成果——用户与产品关联度的强弱。(用户成为死忠粉、主动安利周边人、用户习惯产品、或者仅仅偶尔使用、可有可无、还是反感产品)

  可见,「内容表达力」对所有运营人而言都是最基础的职业能力。当然,我们没必要一口气统统提升全部类型的内容表达力,我们大可在下述类的内容类型中,根据自己的思维偏好,优先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切入口:

  文字表达力:能输出各种体裁的文章,善于用文字触动人心,写出让用户过目不忘的品牌故事;

  视频表达力:类似编导的能力,能制作、策划、输出有吸引力各种视频;

  图文表达力:偏向于“文案+美工”的能力,善于包装、浓缩内容、文案、品牌故事,并以精美图文输出;

  直接沟通能力:适合活动运营或、系VIP用户、商务合作相关的直接沟通工作,善于察言观色,通常外向活泼,人格魅力显著的、项目推进能力强的人更为适合

  「内容表达力」修行建议:

  上述四类内容表达力在业界都有较为成熟的相应“教材”、“工具教程”,本文不符赘述。

  需要强调的是,内容表达力在运营7大核心竞争力中属于最表层,最直观,最适合忽悠外行(或通过面试),然而其门槛及成长空间相比其他能力却是最低的,各位切忌仅满足于此,醉心于化妆技术中……这将永远无法提升到高级运营level。

  六、策略创新能力

  在当下国内企业界“喊得最大声、做得最难看”的top3中:

  排第三的是“尊重知识”

  排第二的就该数“创新”(貌似所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都提到了创新两字…)

  排第一的是“独立思考”

  就拿近期业界热议的公众号衰落的事件来说,就从运营业界的主流逻辑来看,这不是必然会发生的么?

  不考虑定位一味追求阅读量、一味满足读者的爬行动物脑、盲目借(chao)鉴(xi)大众化写法……殊不知,用户是偏好过度简化的东西,但越是容易解读的东西越容易审美疲劳,来来去去就那些,哪怕不考虑其他外部的时间竞争(比如游戏),公众号内容衰退也是必然。——太缺乏实质性创新了。

  我们反观下述直观重要的运营成果:

  提升用户关注率

  在用户心智中留下烙印

  提升付费转化率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

  ……

  哪一项不需要“创新能力”?

  就拿“促进用户活跃率”这个运营事项来说,绝大部分的运营采取的策略都是各种变相的“有奖活动”(积分、补贴、促销、抽奖)。

  好比前阵子我看到的共享单车的推广,策略几乎清一色是从『钱』入手,从半小时1元、到半小时5毛、前10次全免单…… 这些策略一开始是有效,但随着使用的次数越多,用户产生了『刺激适应性』就愈发无效。

  但对于创新能力很强的运营,他就能从人性的角度想到很多更有效还不烧钱的策略,比如:

  “制造随机惊喜”

  “让用户得到无权得到的东西”

  “让用户投入努力”

  有效创新的运营策略带来的价值不仅是性价比,还能额外提升产品的品牌魅力、关注率等。价值之大与那些跟风运营策略完全不在一个级数上。

  所以,创新能力可说是运营人在运营实战阶段的最重要核心竞争力。

  「运营创新力」修行建议:

  创新能力向来是人类思维中最神秘、最充满不确定性又最具魅力的一部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完全没法“针对性学习有效创新”?

  非也。

  依据心智研究领域的派珀原则(Papert’s Principle)的观点:思维发展中最重要的不仅是获得新知识,还需要获得新的管理方式应用这些知识。

  换句话说,孤立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一个新知识唯有在经过我们的个人化塑造(跟你自身的过去知识训练出关联后)才能为我们所用。

  这也是“有效创新力”的训练基础。参照派珀原则,我们运营人也可以在下述四个维度上努力,训练自己的创新力。

  知识基础: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的源泉。事实上我圈子中那些想法又多又独特的人,一旦深入接触,就会发觉他们的知识面惊人的宽泛,无论是理论物理、历史、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审美水平通常都能聊。

  思维基础:光有知识面还不够,想要获得经验的创造力,我们还需要刻意训练自己的“想象力”,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比如你闲暇时,看到一支笔,就可以自由想象,它除了写字之外还能干啥?你能给它编一支感动人的故事么?等等。每周训练几次即可,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驱动基础:创造力的价值体现在在它是否能直接提升运营价值。当你有了创造力的思维基础之后,就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给自己提出刁钻的运营要求来“引爆创造力”(唤醒潜意识的思考力)。

  尽量实践:最后,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实践、试错、优化,没有产出,就等于不具备能力。

  七、流量资源能力

  运营说到底是一个将产品价值传递给用户(当然多多益善)的过程,因此,一个运营人哪怕不怎么具备内容表达力、创造性策略,只要能够“手握流量大权”,他依然能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因此,“获得及维系流量”的能力亦是运营核心竞争力之一。

  流量资源很好理解,就不展开细谈,但必须强调一点:并非把微信加满各种媒体、大量流量渠道负责人、或者各种大V就代表你是个“流量大咖”。

  更关键的是,这些流量源头得认同你、信任你、你也有类似对等的价值,这才可称之为“有资源”。

  否则就是一个“你好、在么”然后没回音的关系,这能叫资源么?

  「流量资源维系能力」修行建议:

  做一个信守承诺、注重双边共赢的人,维护个人在圈内的良好口碑;

  先让自己有让人利用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知识阅历(没有牛人喜欢结交见识肤浅的人);

  参加业界权威论坛、会议,尽量深度参与其中(而不是单纯的递交名品);

  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当然,我指的是“投其所好”的维系,而不是那种动不动就面基面基,牛人哪里有哪个空闲。

  最后,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除此之外,学习力、执行力、结构化思维、项目管控能力,这些不属于运营的核心竞争力么?

  我的答复是:对,但这些是任何职位都需要的基础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就不放在本文讲了,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在后续推文中有机会再谈。

  尾声

  人生是一场加速行走之旅。

  步入职场之后,如果我们还是漫无目的“游荡”于工作中,任由能力“散漫发展”,那么,情况乐观一点,未来虽不至于失业,但自己“想过的人生”终将渐渐远去。

  而挽回这一切的唯一方式就是持续自我进化——认清“核心竞争力”的本质:「门槛」、「成长空间」、「符合特定规则(为行业带来价值)」,无论你从事任何行业任何岗位,这都适用。

  在这个认知基础之上,我们的职业可以从表层能力切入为起点:

  就运营而言,表层能力包括:内容表达力(文字、图文包装、视频编导、沟通)、业务能力(业务专家方向)、流量资源力(公关关系、媒体)

  在表层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同时利用一切实践机会刻意的提升:策略创新力、用户视角思考力

  并随着实战经验的累积、学识阅历的提升,有目的的提升:运营本质认知力(知识表征)、运营战略及管理思想。

  嗯,抬起头来,往前看,前路一片光明,不是么?

  作者:李少加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1:

  业务咨询2:

  业务咨询3:

  技术微信:keyuanweb

站长统计:

关于我们

·科源简介

·科源精神

·机房介绍

·科源优势

·联系方式

客户服务

·建站流程
·优化流程
·售前售后

·服务保障

 

手机版扫描进入

售后与技术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名称:兰州科源网络传媒  地址: 兰州市七里河区宴北路80号  邮编:730000

咨询热线:13893129673  邮箱:wsxs126@163.com    

 网站技术:兰州科源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